連城三紀彥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介紹
連城三紀彥的作品風格較為著重文藝性,可以算是抒情推理小說,偶爾也有創作以敘述性詭計為重心的作品,但後期則轉而創作戀愛小說,1984年更以《戀文》獲得第九十一屆直木賞,於1996年再以《隱菊》獲得第九屆柴田煉三郎賞。
人物簡介
連城三紀彥(れんじょう みきひこ、Renjo Mikihiko、1948年1月11日 - )日本小說家,本名加藤甚吾。
一九四八年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愛知縣立旭丘高等學校、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係畢業。
一九七八年,在大學求學期間,以推理小 說《變調雙人短外套》(�淶鞫�人羽織)獲第三屆「幻影城」新人獎而正式出道。
一九八一年以《��川殉情》(即《一朵桔梗花》)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獎。之後開始轉向戀愛小說和恐怖小說創作。
一九八四年以《宵待草夜情》獲第五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同年以描寫兩位女性複雜心理的戀愛小說 《情書》(戀文)獲第九十一屆直木獎。
一九九六年以《隱菊》(�Lれ菊)獲第九屆柴田煉三郎獎。其他著作有《暗色喜劇》、《我的變奏曲》、《飾火》(曾被 TBS改編成日劇《誘惑》)、《落日之門》和《美神的叛亂》等多部作品
部分作品簡介
《一朵桔梗花》
小說裏一共收錄了五篇以花為篇名的係列作品:《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梗花》、《白蓮寺》、《菖蒲之舟》。時代背景均為大正及昭和初期。
由於花朵的特色所致,曆史上總是有許多文人把花的形象借喻成個人或是生命的流轉凋零,而本書的作者也用同樣的方法把書中的小人物的生命和花做結合。這部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短篇作品集屬於作者筆下“花葬係列”的代表作,共收錄有《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梗花》、《白蓮寺》、《菖蒲之舟》。
本書的背景時代位於大正與昭和初期,當中的人文景色與環境好像是作者的自行想象,然而作者卻能透過個人的書寫,帶領讀者進入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與風氣。或者正是處於時代風氣轉換的時空,裏頭的人情義理與生活風尚,標誌著舊時代人民情感的婉約與內斂,在作者含蓄不外顯的筆鋒之下,更能讓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小小情愫發酵。
書中的篇章主角多為黑社會與青樓女子一類人物,他們處於社會底層,近似於被整個大時代所拋棄。但是或許正是因為和社會環境的強烈對比,反而更突顯這些人物 的渺小,進而帶出更深層的悲劇性與哀愁。連城三紀彥在小說中描寫複雜的人性因素,兼顧推理性與文學性,在兩相結合的狀況下,又加入出人意表的結局,或許這 是別人津津樂道於他作品的原因。
以花的凋謝比喻生命之殞落,無法逃離的宿命之感濃厚地黏合於故事之中。人難逃一死,但如何在生命的某個地方發 散出人生的熱力與激情,或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其中《一朵桔梗花》(即《��川殉情》)獲得第三十四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部門獎。
《鼠之夜》
共收錄五個短篇:《奇妙的委托》《兩張臉》《來自過去的聲音》《化石之匙》《鼠之夜》
《血線之罪》
與《一朵桔梗花》風格較為接近,屬於描繪男女情感的短篇推理作品。
本書收錄有:《真實的謊言》(野�xの露),《宵待草夜情》(宵待草夜情),《花虐之賦》(花虐の賦),《未完的盛裝》(未完の盛裝)
其中《宵待草夜情》獲第五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求生無門》
“有一個到哪裏都會被殺的我。有一個隨時都會被殺的我......”
本書將日記和告白的記述性詭計予以充分活用,創造出超越常識理解範圍的迷團,以及令人驚悚、戰栗的結局。
《情書》
1985年,《情書》改拍成電影,繼而推出電視劇,深情動人。
第91屆直木獎得主,並曾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二十世紀後半以來,日本不世出的推理與戀愛小說的兩棲作家。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评论留言